卫生署今日(八月四日)收到政府化验所的化验结果,显示两批透过市场监测机制抽取的中药材,即「紫菀」(批次编号:C22408200)及「茵陈」(批次编号:241201),其样本被验出农药残留量超标。
该批「紫菀」由持牌中药材批发商「正草堂药业香港有限公司」(正草堂)从内地进口作本地销售,其样本被验出每千克「紫菀」中药材(批次编号:C22408200)含0.53毫克「甲拌磷」,超出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药组制定的限量标准(即每千克中药材含不多于0.02毫克「甲拌磷」); 而该批「茵陈」由位于同一地址的持牌中药材批发商「中国红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」(中国红)从内地进口作本地销售,其样本被验出每千克「茵陈」中药材(批次编号:241201)含0.13毫克「克百威」,超出中药组制定的限量标准(即每千克中药材含不多于0.05毫克「克百威」)。卫生署已即时分别要求正草堂及中国红从市面收回该两批中药材。
卫生署发言人说:「按样本被验出的农药残留量,在一般治疗疾病的情况下,对服用人士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风险较低。署方至今没有接获与上述中药材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,现正继续调查个案。」
发言人补充,煎煮中药材前,市民应用清水适当地冲洗中药材以清除其表面污垢,确保中药材干净卫生,并将中药材于清水充分浸润后才煎煮。
根据《中医药条例》(第549章),「紫菀」及「茵陈」均属附表2中药材。「紫菀」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或根茎,其功能为润肺下气、消痰止咳 ; 而 「茵陈」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地上部分,其功能为清利湿热、利胆退黄。
正草堂及中国红已设立热线(2857 6600)接受相关查询。卫生署会密切监察相关的收回情况。
卫生署呼吁市民若曾购买上述中药材,应立即停止服用,并于办公时间内送交观塘巧明街100号Landmark East友邦九龙大楼16楼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销毁。曾使用上述中药材并感到不适的市民,应征询医护人员的意见。
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
2025年8月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