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

中医预防流感

中医学根据不同致病原因和症状, 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。
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因是感染风邪,令肺、卫气的功能失调引起,与气候温差大,淋雨、汗出受风有密切关系,临床以风寒感冒及风热感冒多见,初起症见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声重、怕风、继则发热、咳嗽,咽痒或痛、头痛等,一般全身症状不重, 病情一般较轻。
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,病因为感染时行疫疠之气,即具传染性的致病因素, 随喷嚏或咳嗽在空气传播,侵入人体。症见恶寒,甚则寒战,高热,周身酸痛,全身症状明显,其后出现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咳嗽、咽痛等, 病情一般较重,易出现并发症。
要有效预防感冒,巿民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,远离病源,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保持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不随地吐痰,不共用餐具等。此外,中医学有不少预防感冒的经验与方法, 例如:
  • 顺应四季气候变化,如春防风,夏防暑,秋防燥,冬防寒等。
  • 劳逸适度,坚持适当运动。过劳、包括劳力、劳神、房劳会耗气伤血;太懒,则气血运行不畅。
  • 饮食调养,原则包括:饮食均衡有节、定时定量、食物温度适宜、以及根据季节、环境、年龄、性别、体质等因素选择食物。日常烹调食物适量加入葱头、蒜、姜、醋等,对预防感冒也有帮助。
  • 中药预防,如板蓝根、荆芥、薄荷等。但应注意使用中药预防感冒须因应个人体质,使用前必须咨询中医师,并不可长期过量服用。长者、儿童、怀孕妇女或长期病患者,切勿自行随意用药。

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亦印制了两款小册子,分别是「中医药预防感冒」及「饮食调养防感冒」,详情可浏览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的网页。

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