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

冬季养生

冬季是从立冬日开始,经过小雪、大雪,至冬为气候转捩点,此后是小寒、大寒,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。
冬季草木凋零,蛰虫伏藏,养精蓄锐,这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,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,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。冬季人体的阳气若受寒邪所伤,则产生一系列寒证的表现:如怕冷、手足不温、脘腹冷痛、下利清谷、筋脉拘挛疼痛等。因此,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,以敛阴护阳为根本。以下从精神、 起居、运动、饮食、防病等方面,阐述中医冬季养生的方法:
精神调养
冬天受严寒气候的影响,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, 容易导致抑郁不欢、情绪低落。因此,冬季调养精神,要着眼于“神藏于内”, 也就是要善于自我心理调节,例如多做户外运动,感受日光及增强锻炼,平复情绪,避免情绪波动,做到心平气静“精神内守”,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。
起居保健
冬季天寒地冻, 寒气袭人, 因此日常起居防寒保暖为第一要务:
早卧晚起,以待日光,即冬天要早些睡、晚点起。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,而迟起或待日出后起床,能避严寒,求其温暖,保养人体阳气。

穿靴戴帽,保暖防寒,正如俗语说“冬季戴顶帽,如同穿棉袄”戴帽可防止人体热量从头部散失;同时,中医也认为“寒从足下生”,脚部受寒,可引致胃脘冷痛、腹泻、腰腿痛等,也易引起感冒,因此要穿保暖透气的鞋袜,或在临睡前用热水浸脚,还可帮助入眠。

保持室内温暖及空气流通,若室温过低则易感受寒邪,而室温过高或室内外温差大, 又易外感。冬季勤开窗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防止病菌滋生及传播疾病。
坚持锻炼
所谓“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”冬季坚持锻炼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强,可提高抗寒及抗病能力。当然,冬季锻炼应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,避免忽然牵拉肌肉或关节韧带导致损伤,或心跳骤然加快,易引起恶心等不适症状,也要避免汗出着凉。
预防冬季常见病
寒冷的气候容易诱发多种疾病或使病情恶化,如中风、痹症及哮喘等,特别是御寒能力较低的老年人和长期病患者,更是高危人群,因此民间有“冬至老人关” 的说法。中医认为,在冬天最寒冷的「三九」天,使用中药如细辛、白芥子等辛温走窜药物,敷贴于特定穴位上,借助药力对穴位的刺激,以激发经络、调整气血、补肾温阳、宣肺散寒,从而防治疾病。对于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胃脘痛、经痛、关节痛等虚寒性质的病症有一定的疗效,正所谓「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」。
此外,冬季也要预防传染病。例如,在流感期间,可用桑叶与菊花冲茶饮,或酌情使用大青叶、板蓝根等中药预防流感病毒;也可饮些姜枣汤提高暖胃御寒。
冬令进补
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,阴精固守,是蓄积能量的阶段,也是进补的好时节。我们有“冬至进补”的习俗,就是到冬至节气的时候,阴气始退,阳气渐回,此时进补可固本培元,促进体内阳气的升发,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。那么中医是怎样冬令进补呢?
辨证施补,虚则补之:
人的体质各不相同,故进补时应分清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。气虚体质者,通常感觉疲倦、懒言、动则气喘、常自汗出、面色晄白、舌淡白、脉虚弱无力。进补可选择如人参、黄芪、淮山等。血虚体质者,通常因不能濡养身体表现为不耐劳作、面色苍白无华、健忘、失眠、舌淡、脉细。进补可选择如当归、龙眼肉、大枣等。阴虚体质者,通常形体消瘦、午后面色潮红、咽干喜饮、易烦躁、手足心热、少眠、便干、尿黄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。进补可选择如黄精、枸杞子、桑椹、鸭肉、萝卜等。阳虚体质者,通常感觉畏寒肢冷、倦怠,小便清长、便溏、舌淡胖、脉沉细无力。进补可选择如鹿茸、羊肉、核桃等。
不同年龄或性别,不同补法,例如:
小儿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,抵抗力低( 形气未充),可健脾胃补后天之本,如选用茯苓、山楂、大枣、薏苡仁、红豆等,以平补为主;长者体能渐衰,御寒能力和抵抗力下降,应当固本培元,辨证施补,切忌多食黏硬生冷之物,易使脾胃阳气受损; 妇女的生理特点是以血为本,故进补以补肝肾养血为主,如阿胶、桑椹、乌骨鸡、猪肝等。
进补要适度,滥用补药,补之太过,导致气机壅塞,出现胸闷、腹胀,或烦躁失眠、咽干舌燥, 这样非旦无益,反而有害。因此,市民要选择最切合自己需要的冬季养生方法,应先请教中医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遵循中医师的专业意见,才可养生有道。

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