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

斷腸草

此圖片展示《曾與香港不良事件有關的中藥材參考資料》刊物的第60頁

名稱及來源:斷腸草為馬錢科植物鈎吻 Gelsemium elegans (Gardn. et Champ.)Benth. 的全株或其任何部分。(《中醫藥條例》附表2中藥材)

別名:鈎吻、胡蔓草。

性狀

    • 呈圓柱形,外皮灰黃色至黃褐色,具深縱溝及橫裂隙。
    • 幼莖較光滑,黃綠色或黃棕色,具細縱紋及縱向橢圓形突起的點狀皮孔。
    • 節稍膨大,可見葉柄痕。[圖三(a)]
    • 斷面不整齊,皮部黃棕色,木部淡黃色,具放射狀紋理,密佈細孔,髓部褐色或中空。[圖三(b)]
    • 氣微,味微苦,有毒。
  • 葉:
    • 不規則皺縮,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或鈍圓,上面灰綠色至淡棕褐色,下面色較淺。[圖一(a)]和[圖一(b)]及[圖四]
    • 氣微,味微苦,有毒。
  • 根:
    • 圓柱形,長短不一。[圖一(c)]
    • 表面灰黃色或帶淺棕色,具細縱紋及點狀鬚根痕,常於彎曲處皮部呈半環狀斷裂。[圖二(a)]
    • 質硬脆,斷面不整齊,皮部外側類白色或淡黃色,近木部紅棕色;木部黃色。[圖二(b)]
    • 鮮時將根反扭後木部呈片狀分離。橫切面可見放射狀紋理及眾多細孔。
    • 鮮時氣香,味苦。
  • 花和果:
    • 聚傘花序頂生。
    • 新鮮時花黃色;花冠漏斗狀,內有淡紅色斑點。蒴果卵形。[圖四]
    • 花期5~11月。

此圖片展示《曾與香港不良事件有關的中藥材參考資料》刊物的第61頁

劑量: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研末調敷;或煎水洗;或煙燻。

功能主治:祛風攻毒,散結消腫,止痛。用於疥癩、濕疹、瘰癧、癰腫、疔瘡、跌打損傷、風濕痹痛。

使用注意:

  • 本品有劇毒,根和葉 (尤其是嫩葉) 毒性最大。只作外用,切忌內服。
  • 《本草經集注》:半夏為之使,惡黃芩。
  • 曾經發生過誤採有毒的斷腸草的花當作無毒的茜草科植物玉葉金花;採挖無毒的五指毛桃根時,混入外形相似的斷腸草的根,因誤服誤用導致的中毒個案;採摘寄生在斷腸草上的無根藤,誤服後亦可能會引致鈎吻鹼中毒。

中毒原因:誤服後極易引起中毒,甚至死亡。

毒性成分:鈎吻鹼 (gelsemine) 等。

中毒症狀:

  • 神經系統:眩暈,言語含糊,肌肉弛緩無力,吞咽困難,呼吸肌周圍神經麻痹,共濟失調,昏迷等。
  • 眼部症狀:複視,視力減退,眼瞼下垂,瞳孔散大等。
  • 消化系統:口腔、咽喉灼痛,噁心,嘔吐,腹痛,腹瀉,便秘,腹脹等。
  • 循環及呼吸系統:早期心跳緩慢,以後加快,呼吸困難,呼吸麻痹,虛脫等。

中毒處理:立即求醫。

圖一(a) - 斷腸草藥材

圖一(b) - 斷腸草葉 (新鮮的葉)

圖一(c) - 斷腸草根

此圖片展示《曾與香港不良事件有關的中藥材參考資料》刊物的第62頁

圖二(a) - 斷腸草的根

  • 具細縱紋及點狀鬚根痕,常於彎曲處皮部呈半環狀斷裂
  • 表面灰黃色或帶淺棕色

圖二(b) - 斷腸草的根斷面放大圖

  • 斷面皮部外側類白色或淡黃色,近木部紅棕色;木部黃色

圖三(a) - 斷腸草的莖

  • 圓柱形,外皮灰黃色至黃褐色
  • 節稍膨大,可見葉柄痕
  • 幼莖較光滑,黃綠色或黃棕色,具細縱紋及縱向橢圓形突起的點狀皮孔

圖三(b) - 斷腸草的莖斷面放大圖

  • 斷面皮部黃棕色,木部淡黃色,具放射狀紋理,密佈細孔,髓部褐色或中空

圖四 - 原植物:鈎吻 Gelsemium elegans (Gardn.et Champ.) Benth.

  • 纏繞常綠藤本,枝光滑。
  • 葉對生,卵狀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,頂端漸尖,基部楔形或近圓形,全緣。
  • 聚傘花序頂生。
  • 花黃色;花冠漏斗狀,內有淡紅色斑點。蒴果卵形。
  • 花期5-11月。